帶領千億項目扎根南通,托舉起一座“綠色鋼城”,這位85后強在哪?
-
通商薈
2023-08-02 17:08 -
文:
通商薈
“企業的目光不能只盯著盈利,要胸懷‘國之大者’,瞄準國家和社會需要奮發作為?!倍υ凑f,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張謇先生的創業故事給了他很多啟發。
近日,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公布“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評估企業名單”,中天鋼鐵集團南通公司被認定為四級(優化級),這是國內制造企業目前達到的最高等級。
近日,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公布“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評估企業名單”,中天鋼鐵集團南通公司被認定為四級(優化級),這是國內制造企業目前達到的最高等級。

圖源:常州工人
CMMM評估基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方法》兩項國家標準,對產品制造過程的智能化應用能力進行系統性評估,具體分為規劃級、規范級、集成級、優化級、引領級5個級別。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參與評估并符合要求的企業共有522家,達到四級標準的有36家、占比7%,暫無企業達到五級標準,意味著通過四級評估的企業已是國內高端制造業的典型代表。
進入"十四五"以來,我國鋼鐵行業面臨著國內外多重挑戰。鋼鐵企業如何緊扣高質量發展,扎實做優、做精、做強主業?怎樣把握時代脈搏,為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開新局、立新功?
董力源寫下了一份屬于中天鋼鐵集團(南通)有限公司的答卷。
走上智能智造的新路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快速增長,我國鋼鐵工業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經過減量發展、技術創新 的‘雙輪驅動’,我國鋼鐵工業從走規模擴張的老路走上了智能智造、綠色低碳的新路。”4月14 日,第十屆鋼鐵冶金新技術交流會在南通市召開,中天鋼鐵集團副總裁、中天鋼鐵集團(南通)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力源在致辭中指出,綠色轉型、低碳發展已成為鋼鐵行業轉型發展的核心命題,更是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歷經二十二年跨越發展,中天鋼鐵已經從一家年產不足十萬噸、瀕臨破產的小鋼廠,到現在成為營業收入超1900億元的國家級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特別是2018年以來,中天鋼鐵牢牢抓住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新機遇,圍繞"一總部、多基地"的戰略布局,現已形成以常州、南通、淮安為主的多生產基地。
南通基地圍繞“五化五一流”(大型化、高效化、集約化、綠色化、智能化,裝備一流、環保一流、品牌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 定位和目標,全力打造高端綠色臨港鋼鐵產業園。

圖源:中天鋼鐵
早在2020年規劃設計之初,中天南通公司就按照智能工廠的標準建設,全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數字化全連接工廠。目前,該公司已全面應用“5G+工業互聯網”技術,構建“云、邊、端”三層體系架構,并先后獲得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升級版)貫標單位、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企業等國家級榮譽。
今年5月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專家組來到南通公司進行現場評審,通過人員訪談、現場巡視、系統驗證等全面檢驗,最終對該公司當前智能制造能力發展水平給予極高評價。走進總投資5億元建成的數控中心,煉鐵、煉鋼、軋鋼等6大工序23個生產單元、鐵前39個操作崗位452名員工均集中在此,通過信息化平臺、智能化系統、自動化設備“三化合一”,使得生產、管理效率提升30%,物流效率提升20%~30%。
在該公司生產基地,焦化廠配備智能環保煤場、自動包裝系統,軋鋼廠采用自動點數系統、自動焊標牌系統,無人天車大大提高了操作精準度……高端工業機器人逐漸替代人工,生產現場“一張圖”管控,即使操控室距生產區域5公里,也能實現遠程精準管控。
此次評估發起人,中天鋼鐵集團副總裁、南通公司副總經理王建偉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推動“5G+云+AI+大數據”等ICT技術(信息與通信技術)與鋼鐵生產深度融合,探索以工業互聯網平臺、大數據平臺為代表的平臺化應用,打通工廠內數據采集、傳輸、處理、應用等全環節,全力打造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工廠,走出一條具有引領示范效應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重大機遇的降臨
一直以來,董力源致力于數字中天、智慧中天建設,一系列信息化項目先后上線或啟動。

圖源:風流一代
董力源畢業于倫敦大學,父親是中天鋼鐵董事局主席、總裁董才平,在外人看來,他是一名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擁有“躺贏”的人生。但從少年開始,董力源就決心撕掉“富二代”標簽:“躺在父輩的功勞簿上坐享其成,不算英雄。要做就做闖二代、創二代!”
2010年學成歸來后,董力源進入中天鋼鐵工作,先后在國際貿易部、工程指揮部、上海分公司任職。憑借自身努力,他在不同崗位不斷積累一線生產管理經驗,從一線員工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為中天鋼鐵集團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011年,董力源代表集團工程指揮部談成第一筆生意——價值1.2億元的550平米燒結機脫硫工程項目,助力集團成為首家采用該項節能環保技術的民營鋼企。更重要的是,董力源通過商務談判為集團節省4000萬元資金。
2017年,面對原材料價格暴漲的現狀,董力源科學研判上下游行業,全年為集團實現降本增效近4億元。同時他帶領團隊改寫集團出口空白的歷史,連續開拓東南亞、中東、南美等國際市場,不斷提升集團品牌國際影響力。
2019年,一個重大的機遇降臨在董力源面前。為貫徹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江蘇省推動鋼鐵產能由沿江向沿海轉移。中天鋼鐵集團決定出資1000億元,在海門港新區打造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這也是當時全省投資最大的單體項目。董力源出任中天鋼鐵集團(南通)有限公司總經理,成為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彼時的董力源沿著海堤走了很久很久,用自己的腳步一寸一寸地丈量,規劃著中天的未來。
2020年,中天鋼鐵集團實施“二次創業”,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作為全省重特大項目于當年8月正式啟動。該項目總投資1000億元,規劃鋼鐵產能2000萬噸,一期項目達產后年應納稅銷售將超過1000億元,年納稅超過50億元。
董力源擔任籌建指揮部總指揮,帶領團隊,發揚“三牛”精神,全力保障工程項目有序推進。這個重特大項目,承載著這位“少帥”的夢想。董力源每天的“必修課”,是花2個多小時巡查工地。早上7點巡查工地,晚上7點召集會議聽取匯報;倒排節點,掛圖作戰,大小問題全部必須當天有說法。
僅用一年多時間,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就在一片荒灘上完成了業界需要數年才能完成的工程,用“中天速度”創造了重特大項目建設的奇跡。董力源還帶領科研團隊攻克了一個個技術堡壘,實現了許多國際先進、國際領先的工藝,累計開發優特鋼品種700多個,有10多項產品和技術為全國乃至全球首創。攻克的切割絲技術難點,解決了“卡脖子”問題,打破了國際壟斷。顛覆人們對傳統鋼鐵行業認知的還有“廢氣零發散、廢水零排放、固廢零出廠”,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排放指標優于國家超低排放標準30%以上,“三廢”均已實現循環再利用,技術指標全國領先。
前瞻性的眼光與思維
多年海外求學經歷,賦予了董力源前瞻性的眼光與思維。身為80后的他,早已身經百戰,身兼多項社會職務。他始終牢記“責任在肩、使命在心”的理念,廣納各種信息,深入調查研究,重點關注民營經濟發展;同時,站在全面發展的高度,積極為企業、為城市發展大計建言獻策。自2018年當選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以來,董力源一直堅持以扎實負責、開拓創新的精神開展工作,積極參政議政,認真履職,相繼提出了有關綠色、智能制造等方面的議案。
2022年,董力源共提交了四份建議,均聚焦行業轉型升級。“目前中天鋼鐵已擁有5家省級示范智能車間,是工信部首批“5G+工業互聯網”示范點,是全國首批18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升級版)貫標單位”AAA級之一?,F在在對整個廠區進行升級改造的時候,我們使用了大量先進的遠程集控技術,以及工業機器人和智控技術、大數據分析,使我們真正做到最安全最高效。”董力源對于在“5G+工業互聯網”驅動鋼鐵工業產業變革方面,建議政府部門加大信息化建設的政策支持,引導和培養信息化專業人才,激勵企業重視信息化建設,積極投入數字化轉型熱潮,同時,進一步完善網絡規范手段,加大網絡安全監管力度,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
“企業的目光不能只盯著盈利,要胸懷‘國之大者’,瞄準國家和社會需要奮發作為。”董力源說,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張謇先生的創業故事給了他很多啟發。“我將不負青春,努力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為社會創造更多‘有用事業’。”

圖源:中天鋼鐵
今年1月30日下午,南通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制造業發展大會,董力源受邀出席。會上,中天鋼鐵集團(南通)有限公司作為“2022年南通市稅收貢獻超億元制造業企業”和“2022年南通市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先進單位”獲授表彰。董力源在會上介紹了中天南通公司在生產經營、智能制造、綠色轉型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以及企業下一步的發展目標。
2022年,南通公司堅持在創新驅動中找準定位,在綠色理念中發展進步。憑借科技賦能,公司加快推進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鐵前集控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榮獲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綠色煉鐵智能制造車間”,榮獲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綠色智造、潔凈生產”項目,榮獲全國5G“綻放杯”智慧能源專題賽一等獎。
董力源表示,目前,南通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期和加速期,中天鋼鐵將繼續聚焦實業、做精主業,在新征程上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堅定爭當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同時,與廣大“通商”一起,為加快建設“一樞紐五城市”,奮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