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來江蘇了!與10余位蘇商“站談”,釋放了什么信號?
-
蘇商會
2021-03-26 16:46 -
文:
蘇商全媒體
3月2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江蘇常州考察,首站來到恒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與十幾家當地企業負責人就提高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政策“站談”。


據中國政府網報道,李克強總理3月25日上午考察江蘇常州恒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與十幾家當地企業負責人就提高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政策“站談”。
恒立液壓是總理來到江蘇后視察的第一家企業。常州有很多知名企業,總理為何選擇去恒立液壓,又和員工聊了什么呢?這背后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總理與常州企業家“站談”
3月2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江蘇常州考察,首站來到恒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與十幾家當地企業負責人就提高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政策“站談”。

參與“站談”的企業負責人,分別來自常州制造業企業——中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新譽集團有限公司、萬幫新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星宇車燈股份有限公司、中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微億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多位企業負責人表示,受這項政策激勵,他們都準備今年加大研發投入。一位企業負責人對總理說,他們企業今年計劃加大研發投入3—5倍。
“這個好!”總理贊許道,“你們投得越多,稅收抵扣越多,我們就越高興,這會有效激勵企業創新,促進產業升級。我們就是要通過稅收優惠、市場化的辦法,公平普惠地撬動企業和全社會增加研發投入。不光要四兩撥千斤……”
一位企業負責人馬上接話道:“還要四兩撥萬斤!”
在一片笑聲中,李克強表示,我們會扎扎實實推進這項政策,一定讓企業今年就能受惠。


在恒立液壓的生產車間,總理詳細了解企業研發制造、市場份額以及開展國際合作等情況??偫碚f,液壓系統對制造業十分重要,過去在這方面我國存在一些短板,現在你們通過合作創新取得一定突破。希望你們繼續堅持合作創新,始終瞄準全球和全行業先進水平。
同時,總理還勉勵恒立液壓道:“正像你們企業名字‘恒立’寓意的那樣:不僅要永恒立起來,而且要勇敢立在潮頭。不光有恒心,更要做成恒業。”
恒立液壓為何吸引總理關注
江蘇恒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常州市武進國家高新區,是中國液壓行業的標桿企業,被行業認定為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曾經,我國生產大型機械時的重要部件——液壓油缸,一直依賴于國外供應,導致很多挖掘機企業能生產多少臺機器,一度取決于能夠買到多少外國的液壓油缸。
恒立液壓創始人汪立平發現這一商機之后,決定專攻這一領域。通過不斷努力,恒立液壓終于在1999年研發出挖掘機專用油缸。2005年,江蘇恒立高壓油缸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開始批量生產挖掘機油缸和各種非標油缸。如今,恒立油缸在全球擁有很高的美譽度,在挖掘機領域,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50%;在盾構機領域,全球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
30年來,恒立始終瞄準主攻方向——液壓件及其關聯產業的發展。2011年10月,恒立液壓上市后募集到24億元,這些資金幾乎全部用于技術改造和液壓泵閥、馬達等領域的拓展。
中泰證券研報顯示,2011-2015年期間,恒立液壓研發支出、研發費用率一路攀升,到2015年最高達到7.99%。重金投入研發之下,恒立液壓再次在液壓泵閥領域取得了突破。2017年,公司液壓泵閥實現對主機廠的小批量供應,成為唯一的國內供應商。
中泰證券研報顯示,2011-2015年期間,恒立液壓研發支出、研發費用率一路攀升,到2015年最高達到7.99%。重金投入研發之下,恒立液壓再次在液壓泵閥領域取得了突破。2017年,公司液壓泵閥實現對主機廠的小批量供應,成為唯一的國內供應商。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恒立液壓挖掘機油缸目前已成為三一、柳工、徐挖、山東臨工等國內各個領域龍頭主機廠的主力供應商,甚至不少主機企業已經將恒立油缸作為產品的賣點之一。
2017年開始,恒立液壓迎來了爆發期,其股價從6.5元左右一直漲到78元,僅用三年時間就翻了12倍。去年10月13日,恒立液壓股價連續第三天創出歷史新高,截至前一天收盤,公司市值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08億元。
恒立液壓從成立之初到市值破千億,變的是規模和市場地位,不變的是專注研發攻克“卡脖子”技術的決心。研發至上,這是恒立液壓流淌在血液里的企業基因。
所以,此次總理考察江蘇,選擇和常州企業家一起在恒立液壓談這項政策,既應時也應景。
制造業迎來重大利好
制造業企業迎來重大利好,今年結構性減稅力度最大的政策來了。
從全國兩會到國務院常務會議,再到總理考察江蘇,都透露出這一信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十四五”時期,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將達到年均增長7%以上,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加快數字化發展;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比例,特別是將制造業企業的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稅收優惠機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著力推動企業以創新引領發展。
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聽完全國人大代表、亨通集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的匯報后,與他深入交流,專門詢問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像亨通這樣的企業能享受多大優惠。
而就在考察江蘇前一天(3月24日),總理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事項之一就是部署實施提高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等政策,激勵企業創新,促進產業升級。
會議決定,今年1月1日起,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比如,企業每投入100萬元研發費用,可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200萬元,比之前多扣除25萬元。實施這項政策,預計可在去年減稅超過3600億元基礎上,今年再為企業新增減稅800億元。這一制度性安排,是今年結構性減稅中力度最大的一項政策。
會議還明確,改革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清繳核算方式,允許企業自主選擇按半年享受加計扣除優惠,上半年的研發費用由次年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扣除改為當年10月份預繳時即可扣除,讓企業盡早受惠。同時,要研究對研發服務、“雙創”企業的稅收支持政策。
加計扣除新政相當于給制造行業降稅,意味著企業大量的研發投入可多倍計入成本,其中研發費用越高的公司受益或越顯著。
江蘇是經濟大省,也是制造業大省,新政策帶來的重大利好不言而喻。恒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表示,制造業研發費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企業預計將額外享受加計扣除額8000萬元左右,這將極大提高企業發展熱情。